面上的蝴蝶 —— 紅斑狼瘡 | 蝴蝶斑忌宜
1851年, 法國醫生卡森納夫(Pierre Louis Alphée Cazenave)報告一例面部出疹病例,皮膚受損嚴重如狼咬,遂將此病命名為紅斑狼瘡(Lupus Erythematosus)。患者兩邊臉頰出現紅斑,看上去如同蝴蝶翩躚,故又稱為「蝴蝶斑」。
紅斑狼瘡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。免疫系統本來的作用是驅除外來病原體,防禦疾病;但當免疫反應異常,就會認友為敵,轉而攻擊自身正常細胞。免疫系統失調者會產生自身抗體,攻擊身體組織器官、引發炎症,嚴重時甚至威脅生命。
摧花蝴蝶:紅斑狼瘡的誘因
紅斑狼瘡是先天因素(遺傳基因病變)和後天因素的共同作用,如無後天因素誘發,可能終生不會發作。「蝴蝶斑」多對太陽光敏感(Photosensitivity), 容易因曬太陽引發。其他後天因素包括:
- 紫外線
- 藥物
- 化學物品
- 細菌/病毒感染
- 壓力/情緒
- 女性荷爾蒙(雌激素)
紅斑狼瘡與女性荷爾蒙有關,因此女性患者遠多於男性患者,比例為1:9左右。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20至40歲,而更年期後,女性荷爾蒙減少,許多女患者的紅斑狼瘡會漸漸消失,甚至可能不需再服藥。
紅斑狼瘡分為以下幾種,其中又以系統性紅斑狼瘡(SLE)最嚴重:
- 系統性紅斑狼瘡 : 神經系統和肺、肝、腎等器官受攻擊,出現發炎、損害
- 皮膚性紅斑狼瘡 : 只有皮膚受到攻擊
- 藥物引起的紅斑狼瘡 : 服用心臟藥、抗生素、血壓藥等藥物誘發
- 新生兒紅斑狼瘡 : 由患有紅斑狼瘡的母親傳染給嬰兒
我得了濕疹,還是紅斑狼瘡?
紅斑狼瘡易同其他皮膚問題混淆,如臉部濕疹、脂溢性皮炎、玫瑰痤瘡、銀屑病、皮癬等。要分清前者後者,通常看患者有無出現特定性皮膚症狀,如兩邊臉頰出現紅色蝴蝶斑(顴斑)。又或者曬太陽後,皮膚出現紅疹並持續數星期,亦可能代表患上紅斑狼瘡。其他非特定性症狀包括疲倦、貧血、持續低燒、生飛滋、關節痛、脫髮、淋巴腺腫大等。系統性紅斑狼瘡症狀因人而異,可以單獨或同時出現,因此不可僅從單一病徵判斷是否得病。
對症方法:調節免疫機能
紅斑狼瘡的治療藥物包括類固醇、非類固醇消炎藥、抗瘧疾藥和免疫調節藥物。類固醇藥膏可治療皮膚問題,但如屬急性情況或器官已受影響,便需要口服固醇藥以控制病情。抗瘧疾藥則用於對付皮疹和關節問題,減少復發機會。免疫調節藥物能降低免疫系統活躍程度,減少對類固醇的依賴。
紅斑狼瘡如同高血壓,雖有可能伴隨終身,但也非不治之症,只要患者及早治療,注意控制病情,就可維持正常生活。外出時,患者要做好防曬準備,夜間充足休息,切勿過度疲勞、多思多慮和壓力過大而影響病情。
飲食宜忌
飲食方面,患者應保持清淡少鹽、低糖低脂的均衡飲食,盡量避免以下食物:
1. 感光食物
陽光過敏會增加患者面部紅斑皮損,因此白天忌食增強光敏感作用的食物,如無花果、芫荽、芹菜、磨菇、香菇等。
2. 海鮮
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大多為高過敏體質,最好亦避免食用魚蝦螃蟹等海鮮(發物),以防海鮮中的組織胺蛋白引致過敏反應,誘發病情。
3. 溫熱辛辣食物
中醫認為,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屬陰虛內熱體質,羊肉、狗肉、荔枝、龍眼等溫熱食物,或辣椒、生蔥、大蒜等辛辣食物都會加重內熱症狀,不宜多食。
4. 雌激素補品
雌激素(女性荷爾蒙)是诱发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重要因素,因此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蜂皇浆、雪蛤膏、當歸等富含雌激素的補品。一些女性避孕藥及面膜中也含有雌激素,使用前應注意成分。
5. 人參
人參、西洋參、絞股藍等補品雖可補身健體,所含的人參皂甙卻會提高免疫球蛋白,增加免疫複合物,刺激自身抗體,從而加重病情。
服用保健品也應參考同樣的準則:調節免疫系統而又不會刺激自身抗體。病人可飲用氫水,因為發炎是由於大量自由基出現,破壞正常細胞。氫是最小的抗氧化分子,溶於水中被人體吸收後,可以深入身體各部位,選擇性消除毒性自由基和消炎,同時調節免疫機能。研究發現,氫分子治療可明顯改善急性紅斑症狀。
此外,病人也可以服用益生菌,幫助平衡免疫機能,阻擋壞菌進入身體,以及促進「快樂荷爾蒙」——血清素分泌,減輕壓力症狀,改善情緒,避免病情反覆。
參考資料:
《飲水也可抗衰老?》